今年8月,科技部启动了“《中国癌症地图集》编制”项目,预计在未来4年内,经过全面的数据搜集和研究,重新绘制中国癌症地图,呈现当下中国癌症的“家底”。
三十五年前绘制的“中国癌症地图”终于宣告在未来4年内更新,这份过度陈旧的数据已经落后于现实,中国癌症研究亟待一份新的癌症地图。第一份中国癌症地图绘制项目的负责人黎均耀回忆起了那次声势浩大的全国调查,而今,他更期盼后来人作出更准确的研究。
萧霞(化名)是广东贵屿镇南阳村的一位农妇。她的两个姨丈,均在近年因患肝癌去世,去世时年约40。她的邻居,熟识的阿姨及其丈夫,也均因癌症去世,同样年约40岁,“村里50到60岁的人,有很多都被查出癌症”。村里人都很疑惑:被污染的环境和癌症之间,是否有关。
新版“癌症地图”将出炉
年6月,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所带领的团队,经过八年的研究,描述了淮河流域过去30年来水环境变化和当地人群的死因。
杨功焕团队所作的研究,证实了淮河流域部分地区癌症高发与淮河水严重污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杨功焕的团队发现,在淮河流域,污染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恰恰是消化道肿瘤死亡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其上升幅度是全国相应肿瘤死亡平均上升幅度的数倍。而空间分析结果则显示,严重污染地区和新出现的几种消化道肿瘤高发区的分布高度一致。
淮河流域的研究,或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此地消化道肿瘤高发报道。
类似的研究何时出现在贵屿镇尚未可知,但未来4年内,将会有一批科研工作者来到贵屿镇,摸查这里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患者死亡率、存活率等数据。
年8月,科技部启动了“《中国癌症地图集》编制”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牵头,分为“中国癌症基础数据资源建设研究”、“中国癌症地图模型的建立”和“多源数据建模在估计不同维度癌症发病和死亡率中的应用”三个课题。通过整理分析全国肿瘤登记数据、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数据和各相关年份的人口学资料,绘制、出版以县(区)为单位的新版《中国癌症地图集》。
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看来,4年后将出版的中国癌症地图必将在恶性肿瘤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它一旦做出来,描述的是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恶性肿瘤最新的情况分布。”
首版地图源自林县食管癌
当地时间10月12日清晨,黎均耀在华盛顿的寓所电脑边坐下,电脑里还存留着由他即将出版的《预防肿瘤学》。黎均耀在绪言中写道,“至今已有充分科学证据显示,全球半数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或可预防的(我国的相应百分比更高达57.4%,男性65.9%,女性42.8%)。”黎均耀告诉记者,他仍会不时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有时候也和年轻人聊,让他们借鉴我们的经验。”这些“年轻人”中,就包括陈万青。和当年的黎均耀一样,陈万青也是新版癌症地图绘制项目的负责人。
黎均耀今年年近八旬。大约40年前,他是当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学术领头人之一,担任“-年全国八亿五千万人口死因回顾调查”项目技术指导组组长。这份持续时间长近10年的调查,最终形成第一项成果:中国恶性肿瘤地图集。
他表示,中国首个肿瘤地图,起于当时河南林县上报中央的“怪象”。
黎老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末,来自时任河南林县县委书记向中央报告说,林县有‘三不通’,一个是水不通,急缺水,一个是路不通,被围在山里,第三个是食管不通,后来知道就是因为食管癌,那时候周总理知道了,他很重视。随后一支医疗考察队在年、年期间进入河南林县进行考察研究,黎均耀也是其中一员。
“去到林县,才发现有些地区的老百姓死因最多的是癌症,那时候才开始有‘癌症高发’这样的概念。”黎均耀说,花了有十几年的时间,才摸清出了林县一个县一百多万人口,到了70年代初,才确认林县是恶性肿瘤高发区。
“弄清中国人的死因。”几乎是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基础性一环,黎老说,林县的调查,使得我国最初一批包括黎均耀在内的科研工作者积累了经验。河南、河北、山西和北京三省一市食管癌死亡回顾调查项目随后展开,黎均耀同样是项目负责人。
“林县的调查,引起了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