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对于奔波在外地的云南人来说,不仅一盘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一份对家乡故土的情怀。三百年真情,十万里飘香……云南火腿经历了兴衰,传承了本味。一口下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好一个咸嫩爽口!
中华乌蒙秀,宣威火腿香。每当说起火腿,人们脑海中便会随之浮现出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奔腾流淌的北盘江水孕育了一块苍郁而厚重的红色沃土,这里被誉为“入滇第一关”,同时也是闻名全国的“云腿之乡”。今天,小编就以“馋虫的名义”,带大家再次领略宣威火腿的究极奥义!
众所周知,宣威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江苏如皋火腿齐名媲美,同为中国三大名腿。但因历代战乱频繁,历史已无从考证从某年某月开始,宣威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了第一只火腿。
在山中铃响马帮来的南方古丝绸之路上,云南宣威火腿罐头创始人浦在廷先生以坚强的毅志和不懈的努力谱写了商贾将军的传奇一生。年创办“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宣威火腿成为北伐讨袁战争中的重要军需物资;年成立“大有恒”商号,年又打造“浦在廷兄弟火腿罐头公司”专制罐头。年在广东举办的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名“饮和食德”相赠,宣威火腿从此名扬中外、香飘四海。
宣威火腿的色、香、味是由当地海拔、气候、水土和物种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别的地方根本无法复制。宣威市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论是高山梁子,还是河谷深箐,家家户户都养猪,世世代代都腌制火腿,小编实在想不到还能用哪一种家畜去取代猪在宣威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一个繁衍火腿饮食文化的地方,如果不了解其加工制作方法,那就等于不了解宣威这座城……
霜降之后,腌制火腿的时节就算是开始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季节。新鲜的猪肉在冬天里散发着热气,夹子肉,前腿,正菜,按照即将腌制出来的造型被一一砍下来。当到了最关键的环节,杀猪匠便成为一个艺术家,精心雕琢这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火腿。这是一门讲究精致的学问,当后腿从猪身上被分离下来时,一定不能动了后腿内部的骨架结构,因为,骨架松动的猪腿,已经失去了腌制火腿的先决条件。
待猪肉凉透,除去多余的肥肉,放干淤血……第一把盐从指尖洒落,均匀的覆盖在每一块肉体上。随后,当地人根据气候的不同,来决定第二道盐,第三道盐的腌制时间……最后再将腌制好的肉堆放在一起,挤压出多余的水分,使肉质口感更加美味。
半个月后,逐渐入盐的火腿便可上挂。在春秋冬三季长达天,海拔近米的宣威,一切都是那么的羡煞旁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如同一个天然储物箱,为火腿风干、发酵,提供了上佳场所。与其说宣威火腿是人工腌制,倒不如说是大自然的杰作。
当一份成品的宣威火腿被刀刃切开,渗油的表面,让人味蕾为之一动。细细品味,肌肉周围那淡淡粉红的脂肪,如密云环绕;肌肉之间的纤维丝网密布,就如大理石的纹理一样赏心悦目。
将肉片放于口中慢慢咀嚼,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咬下一口,那带有“魔性”的口感,便让人再也停不下来。宣威火腿,今天你为它打call了吗?
(文/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