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曲靖市宣威市按照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点从项目建设转到后续发展上来,紧紧围绕全市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总目标,制定出台了《宣威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安置点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创新安置点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着力构建脱贫致富“三有同步”、一体发展“三化并重”、社区治理“三治融合”工作格局,全市个安置点后续发展工作正快速推进。
宣威市杨柳集镇安置点
脱贫致富“三有同步”
一是就业收入有渠道。建好一个就业服务站:根据搬迁安置规模和安置点分布情况,合理建立就业服务站,确保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挖掘一批就近务工岗位:围绕安置点周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等挖掘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安置点搬迁劳动力就业;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对有创业意愿并有一定创业条件的搬迁劳动力扶持创业。建设一批扶贫车间:依托安置点建成的扶贫车间和现有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政策优惠力度,引进一批适合搬迁群众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扶贫工厂
二是托底收入有保障。建设一批生活“微菜园”:根据安置点区位、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就近选择地块建设扶贫“微菜园”,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转接一批社会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的转移接续,不因搬迁出现漏保断保。开发一批公共服务岗位: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就业”的劳动力,合理开发保洁、治安巡防等各类公共服务岗位,多渠道优先落实困难人群就业。开展一批困难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和急难问题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西泽乡新建村小街上安置点猕猴桃基地务工
三是权益收入有支撑。有一份合法权益收益:搬迁户对原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各项权益不变,原来享受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补贴保持不变。有一份土地流转收益:对搬迁户的原承包地、山林地和复垦复绿宅基地,做好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鼓励和引导搬迁户在自愿前提下有序流转,流转收益归搬迁户所有。有一份集体经济收益:通过产业扶持反哺、合作建设经营等合作模式,建设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搬迁贫困人口收入。
一体发展“三化并重”
一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平等的公共教育资源:依托安置点新建的和周边原有学校,对接做好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工作,提供就学便利。享有平等的医疗卫生资源:依托安置点新建的和周边原有的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行业标准和服务规模,配齐医务人员;严格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为搬迁群众提供价廉、质优、便捷的医疗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享有平等的社区服务资源:依法依规建立基层党组织、互助组织等,就近设立户籍管理、就业服务、学籍转接、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各类党群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城区安置点(复兴佳园)
二是生活服务便利化。完善生活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居民购物、餐饮、维修、家政、物流配送等生活服务;鼓励邮政、金融、电信、燃气、自来水、电力等公共事业服务单位在安置点设点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加强生活常识培训: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挂包帮”干部的作用,为搬迁群众开展生活常识、安全知识、政策知晓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供生活支出优惠:以国家、省、曲靖市、宣威市有关政策要求为依据,对安置点物业管理、水、电、燃气等提供优惠补贴。
安置点定岗培训
三是发展平台一体化。完善一体化发展规划:把安置点作为片区重要组成部分,更新完善安置地乡(镇、街道)全域行政区发展规划。进行一体化资源配置:统筹乡(镇、街道)全域资源配置,协调引导好安置点与周边地区在劳动力、扶贫车间就业岗位、消费市场等资源流动上互通共融。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措施以及社会管理上,把安置点与其他村(社区)统筹谋划,建立区域平衡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机制;扎实开展创建“五面红旗”村、文明社区、卫生社区、优美社区等活动。
社区治理“三治融合”
一是法治保障公平正义。织牢基层党建网:积极推进安置点合理设置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形成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导、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基层组织体系。织牢社会综治网:根据安置点规模,合理设置警务室或调解室(员),综合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智能化、提升社会防范水平;积极推进法治安全教育,提高搬迁群众知法守法意识。织牢社区治理网:在安置点合理设置村(社区)或村(居)民小组。由上级党组织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熟悉政策业务、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村(社区)临时负责人。
复兴佳园安置点党群议事会
二是自治实现当家做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帮带作用:由迁入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牵头,尽快建立安置点基层群团组织;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慈善组织为搬迁群众提供家政培训、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各项服务。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依法成立安置点自治组织,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的选举工作,对搬迁群众中能力强、敢担当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优先提名;推进社区民主决策制度建设,建立居民公约或村规民约,完善居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关键作用:加强综治维稳信访服务中心(站)、治保委员会、调解员和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
乐丰乡马铃薯带贫基地
三是德治引领文明风尚。开展感恩教育:通过楼栋会、单元会、家庭会等,加强搬迁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事迹和人物,引导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建设文明社区:加强安置点文化氛围营造,利用广场电子大屏、广播、培训课等,大力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社区评先选优常态机制,推进“平安社区”“文明家庭”“勤劳致富模范户”等评选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精神风貌。丰富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云南网记者翟芯冉通讯员陶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