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玩抖音、直播带货,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年轻人的时尚。然而,在云南曲靖宣威市得禄乡的小营村委会,却有这样一位时尚奶奶——她是制作地方壮族服饰的“老把式”,借助网络平台让一件件独具特色的壮族服饰走出偏远的小营村,走向了大市场。这位直播达人就是罗会聪老人。
有模有样,64岁老太太直播很有范
近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来到得禄乡小营村,见到了被当地人交口称赞的“时尚达人”罗会聪。来到她的家里,她正在用自己的抖音号进行直播,向粉丝介绍制作好的服饰、配饰。
“这就是我们壮族的服饰,服饰面料为手工自制土布,以黑、白和青色为主色调。青年女装袖口、裙脚绣有花纹,帽饰配有七色珠缀,素雅端庄、明艳秀丽。青年男装多为青色、黑色,高领小袖紧身对襟上衣,前面有5个布纽扣、3个口袋,裤子为黑色,朴素大方。男女衣帽上都绣有传统民族图案,腰带上也有手工刺绣……”操着蹩脚的普通话,但罗会聪老人直播起来也是有板有眼。一名64岁的老人,介绍起民族服饰来这么“有范”,令在场的人都感到非常吃惊。
人们不禁要问,一名农村6旬老人怎么会想到玩抖音搞直播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罗会聪是村里的巧手,她制作的壮族服饰在整个村都非常有名气。但在以前,她制作的服饰主要是供家人穿,还有就是逢民族节日时乡邻找她制作,销量很小,收入寥寥无几。
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得禄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在乡里的大力扶持下,小营村出现了许多小规模服装加工厂,罗会聪也成立了一个服饰经营部。在罗会聪等人的带动下,村民制作的壮族服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年,罗会聪制作的服饰被宣威市选中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赛装节获二等奖。年6月,罗会聪的服饰经营部申报宣威市文化产业小微企业,综合评审获得通过。
从零摸索,秀出了最炫民族风
3年前,老人罗会聪第一次接触抖音,从那时起,喜欢赶时髦的她买了智能手机,在制作衣服之余习惯性地刷刷抖音,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直播卖货,她的内心受到了触动,通过网络直播向观众介绍,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服饰、了解民族文化。
有了这样的想法,罗会聪就着手做了起来。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视频怎么拍摄?产品怎么推送?直播怎么介绍?一连串问题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她面前;邻里乡亲的一些冷言冷语也犹如一瓢瓢冷水泼向她,“那么大年纪还学年轻人”“有那份闲工夫就好好种种地”……
这一切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动力。罗会聪的闯劲和拼劲被激发了出来,技术上不懂就问,直播不会就学。她还找到乡文化站,表达了自己宣传民族服饰、传承民族文化的想法,得到了得禄乡*委*府的大力支持。
心灵手巧的罗会聪渐渐摸到了门道,注册了专属抖音号、快手号,只要做好衣服她就会第一时间开直播,详细介绍衣服的配色、特点、穿着方法,吸引了不少粉丝,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服饰了解到当地的民族文化。
罗会聪学会使用直播平台后,情况渐渐有了很大改变,她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人找她购买服饰和配饰。她将制作好的服饰以每套元到元的价格卖出去,一年的收入有两三万元。
“开通网络直播后,一些广西、贵州的粉丝都会私信我,购买我制作的服饰。去年我在网上直播销售的收入有元。”罗会聪开心地说。
订单不断多起来之后,罗会聪看到了商机,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她不断尝试创新产品,丰富品类,将服饰经营部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说起这些,罗会聪内心的自豪感不断从眼角的皱纹里溢出来。一双巧手,在穿针引线间绣出七彩壮锦;一颗慧心,在时代潮流中绘就幸福生活。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蒋琼波通讯员*祖丽吴小学摄影报道
责编吕世成
校对袁熙
编审李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