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分布多靠近内地设府的地方,涉及范围广阔且相对均衡,这些地区多为自然、经济、文化发达之地,其中不少地区的封建经济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明代四川*事移民多分布于长江流域、西北、西南、东南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错地区,以及四川省与滇、黔、湖广境交界之处,而行*移民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周围的丘陵低山地带和长江流域沿岸地区,目的是恢复经济,同时加强*事防御。
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
一滇东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一以宣威可渡村为例
1宣威可渡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可渡为宣威市杨柳乡*府驻地,距宣威市区67公里,与贵州省威宁县接壤。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素有“滇黔锁钥”、“入滇咽喉”之称,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杨柳村距乡*府所在地可渡10公里,东邻留田村,南邻海庆村、碗厂村,西邻蒋箐村,北邻贵州省。杨柳乡土地面积为163.94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3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公里,耕地面积2296公顷。
杨柳乡原乡*府所在地可渡,据传明洪武年间,赵姓随*南征驻扎于此,当时杨柳河河床狭窄,两岸长有杨柳树,故名“杨柳”。清置宣威州为可渡巡检司,衙门设于关上村北侧,民国二十九年(1940)废区扩乡,为可渡村。1949年前属宣威县,为可渡村,属新二区。
1950年属倘塘区(九区),1952年底从倘塘区分出,并将格宜区的土目(现乐丰)、景新(三联)、碧波(木戛)并入设十二区(杨柳区)。1958年分建为可渡、双河公社。1961年合并为杨柳区。
可渡村汉族6812人,苗族比例很小,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比例悬殊,对于散杂居于汉族村落的苗族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
2宣威可渡村的社会形态
可渡人经济生活以农耕为主。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土豆为主,当地气候条件优越,稻子、玉米、土豆产量较高,经济作物为烤烟、蔬菜、板栗、核桃等。
可渡人农闲时从事手工业或小商贩;有的饲养家禽、养蚕;有的从事木工、石工;有的做面条、*豆腐、干酸菜。除种植稻谷、玉米和土豆外,烤烟为可渡人重要经济来源,词养生猪制作火腿是其经济收入的又一补充。
手工业方面很发达,能制作各种家俱、酿酒、熬糖、做豆腐、编织和雕刻,这些都体现汉民族农耕文化的传承。
可渡世居汉族主食大米、玉米、马铃薯,半山区兼食大米和玉米,早餐吃米线、面条、饵块,城市一日三餐,农村则一日两餐,农忙时加餐称为尚午。
菜肴荤素搭配,尤喜酸辣口味,家家户户腌制酸菜、酸辣子、豆酱、豆鼓等。农村杀猪常用后腿做火腿,炸皱皮肉、粉蒸、酥肉,一年中只有在自己宰猪之时才吃鲜肉,饮食简单,喜欢吃素的东西,婚嫁及丧葬要办八大腕。成年男子嗜酒,招待客人酒是必备之物。
二黔中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一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1安顺九溪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九溪村距离安顺27公里,位于安顺西秀区东部,交通便捷。村南距离320国道约为21公里,村北距离滇黔公路、贵昆铁路约为4公里,2004年建成的“雷九公路”令九溪与七眼桥镇的联系更为密切,通往“云峰八寨”道路也变得畅通起来。
屯堡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山水条件,九溪享有“屯堡第一村”之美誉,为九溪“屯堡风情旅游”开发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九溪村地处安顺市西秀区中部浅丘槽谷地貌区,海拔在1302至1432米之间,相对高差133米,村内岩溶发育形成九溪复杂多变的地貌条件。地势呈现东、北、西部高,中、南部低的地貌,九溪河自北向南从中间穿过。九溪土壤为*壤、石灰土、水稻土,由于长期耕作,熟化程度高,土壤肥沃,农业条件优越。
2安顺九溪村的社会形态
安顺地区屯*主要来自当时生产较发达的江南地区,进入黔中,肩负着防守、屯垦的双重任务。农民对土地的珍视,屯堡人也不例外,九溪村东、南、西、北四方都建有土地庙,村民家中也供奉土地神位,投射出屯堡人对土地的依赖与希望。
农业为村民生计的根本,但九溪土地资源有限,九溪人需要寻求别的生存之道,九溪处于产粮区和交通线的过渡位置,此为屯堡村寨的经商活动提供契机,九溪与其他屯堡村寨的经商活动形成一种分工,在分工合作基础上形成交通线与田坝区有机的组合,形成九溪“亦农亦商”的传统。
九溪经济生活仍发扬着“重农耕、善工商”的特点,屯堡人除种植粮食作物以外,还饲养各种家禽,手工业很发达。屯堡人地处交通沿线,导致屯堡人在生产分工中还担任贸易和副业的生产职能。
自民国初年到解放初期,九溪为屯堡粮食加工和贸易集散地,兴盛时2000多人村子就有300人从事米生意。
川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一以冕宁宏模乡、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为例
一冕宁宏模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宏模乡位于冕宁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乡*府所在地吴海,东与安宁河为界,与石龙公社隔河相望,西与白岭公社交错,南与先锋公社接壤,北与复兴公社交界。宏模乡地处安宁河西侧,西北高,东南低。
六十年代由于砍伐严重,低山一带出现荒山。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春早,干湿分明,气温年差较小,日照一年在半数以上。宏模乡管辖松盛、文家屯、力争、四和、青龙、胜优、新阳、山河、半边山、孜家山和拉白11个村委会。
1民俗
九溪村至今还保留着佛事活动。在屯堡人眼中,玉皇、关公、灶神等神灵都被认为是菩萨,每年正月初九、二月观音会、六月雷神会、七月中元会、十月牛王会等,都为妇女参加的佛事活动。佛事活动为妇女进入中年后必修功课,据调查,九溪村828户人家参加佛事活动就有481户,占58.1%。可见,佛事活动在屯堡生活中扮演重要地位,为屯堡社会重要的节事活动。
尤其是2000和2001年的过河会,把佛事活动推向顚峰,参加此活动人数最多时达到数万人。地戏被当地人称为“跳神”,为屯堡社区族群性活动,也为屯堡与非屯堡人区别的重要标志。地戏不仅是村落内部的重要活动,而且是村落与村落之间相互交流与认同的重要载体。每年的正月和七月,屯堡聚落都以地戏为中介到对方村落进行演出,进一步加深双方的族群认同。
2宗教信仰
有一种信仰延续六百年没有被周围所同化,最重要原因就是宗教信仰观念的内聚力量。屯堡人信仰不是单一型,而是儒、释、道、巫均有。屯堡地区设置有大大小小寺庙,通常寨子小的设置两三个、寨子大的五六个。九溪宗教信仰的公共场所居多,譬如大堡的汪公庙、后街的龙泉寺、小堡的青龙禅院、村南锁水处文昌阁以及村四周的15处土地庙。
九溪人宗教信仰之神分为家族神、民间神、历史人物神等,这些共同构建九溪人多元的精神世界。九溪人宗祖观念极强,每家堂屋正壁都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及神榜。神堂祭祀为年三十,届时摆香案,刀头肉、蜡烛、雄鸡、酒、茶,然后放鞭炮,烧纸钱,仪式完毕,开始年夜饭,农历中旬的堂祭也在家举行。
二冕宁宏模乡的社会形态
木里项脚、盐源长柏、冕宁宏模汉族主要在藏彝走廊区域内活动,此地自然地理复杂,与中原地区平原和沿海地区的冲积平原截然不同。横断山区特色鲜明,凹凸不平的地表,生物多样化,气候、水文、交通、习俗等方面差距显著,这些因素造就三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1冕宁宏模乡的经济生活
宏模人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副业从事花岗岩、铁矿岩采掘、石材加工、酿酒等,其中以养蚕为主。稻田利用率很高,一年可耕种两次,产量高,亩产两季可达2000公斤。经济作物丰富,包括早熟的蔬菜,还有柿子、西红柿、*瓜、青椒、大葱等,还主要饲养有猪、牛、鸡、鸭、鱼等。
宏模人所处的地区交通方便,自然条件好,加上其手脚勤快,所述这一带汉族经济条件不错,人均年收入可达6000元。
2冕宁宏模乡的民俗
冕宁位于四川西南,境内有大量少数民族存在,位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汉族岁时习俗明显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川西南与云南省临近,风俗亦受到云南风俗的影响,同时受到成都平原的影响,岁时习俗呈现多元化特征。
本地汉族岁节以春节、端午、中秋为三大节,其他尚有火把节、中元节两个重要节日。冕宁宏模火把节隆重而独具特色,白天诵经,*昏点燃火把,川主庙前的火把高丈余,粗两围余,上设置焰火桷数个,届时点燃焰火,令人目不暇接,规模宏大。
由于蔬菜少,经常以山间的野菜、菌类作为补充,春节时喜欢做腊肉,平时吃腊肉和菜豆花,只有宰猪的时候才吃鲜肉。平时饮食花样简单,但在婚丧嫁娶之时,却要办九大碗。由于交通不便,传统文化在此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譬如晚清汉族服饰,汉族的祖先崇拜等。
封闭大山一方面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却阻碍了村落汉族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导致一些传统习俗至今仍有留存。笔者在长柏黑地村考察时,村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表现为汉族家庭,男子当家,女子地位低下,就餐时不能与男人共桌,等男人用餐完毕,方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