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有效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宣威市民族中学以“上好每一节劳动课”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劳动、爱劳动,培养自立、自理能力,并在劳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常识,使学生受到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教育。
学校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实践中,各班级也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努力让劳动教育课程有声有色。
“除了语文课,我最喜欢的就是劳动教育课。”学校高一年级学生说。劳动实践活动锻炼了她的意志,也让她享受到了完成一件事后的放松和喜悦,“别小看打扫校园卫生,领工具、卫生区域分工,遇上出现分歧或问题时,需要我们自己协商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帮助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劳动本就是寓于生活之中的。夏本全老师说,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是劳动教育的目的所在。
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课,加速了孩子们的成长。很多家长说,劳动教育课既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强化了孩子的劳动意识,愿意主动帮助大人分担扫地、刷碗、做饭等家务活。开展劳动课可以让孩子更加自立,让他们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基础,是所有价值创造的源泉。让劳动教育进课堂,劳动只是载体,最终是要通过劳动实现立德树人。
开设劳动教育课并非只是让学生学会种蔬菜、扫地、捡垃圾这么简单,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还应多注意兼顾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切实解决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劳动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们也应注意,别舍不得用孩子。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多放手让“小*当家”,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放手让孩子去做,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