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95314.html年初,一位记者远赴异国他乡缅甸采访了一位耄耋老人。
在镜头前,老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我是中国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不想我的孙子孙女成为外国人。
我的心愿是让我的孙子孙女回祖国落户,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随后这位老人沉默了......这位老人是谁?他有些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最后却流落到异国他乡?老人生平最大的心愿回国最终实现了吗?老人名叫李光钿,年12月24日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一个贾姓的农民家庭,父母给他取名叫贾崇康。
当时的云南军阀混战,自然灾荒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父母无力养活五个孩子。
于是,就把他寄养在了邻村的一个姓李的家庭,改名为李光钿。养父母对李光钿疼爱有加,视为己出。
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养父母还是给予了李光钿最大的关爱。
到了读书的年龄,虽然养父母家庭贫穷,但是依旧省吃俭用把李光钿送到了学校。
李光钿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集会,学习非常刻苦,空余时间帮养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虽然云南是大后方,但是抗战救国的热情并没有因为远离了前线而减退。
年8月,云南省龙云参加南京军事会议时表示: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俾期挽救危亡,滇省军队已经整理就绪,随时皆可为国家而效命也。
回到云南后,龙云即着手开始对云南军队进行整编。
在28天的时间内将全省最精锐的部队整合为了一个军,这个军便是第60军。
60军总兵力有4万余人,是当时中国军队中兵力非常充实的,而且兵员素质较高、训练充实。
由于云南与法属越南接壤,60军的武器装备以法式武器和比利时武器为主。
除此之外,每名士兵还有一顶法式钢盔,这在民国地方军阀中是非常罕见的。
60军每个步兵连有名士兵,装备有63支步枪、20支手枪、6挺轻机枪、3具掷弹筒、3挺重机枪、3门迫击炮,这样的武器装备,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可以说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精锐之师,也是云南集一地之力所能集结的最精锐的部队。
60军编成后,迅速出滇开赴前线。
正在读书的李光钿和同学看到滇军奔赴前线抗日,内心非常激动,也想参军抗日,但是由于正在读书和年龄尚小未能如愿。
滇军虽然武器装备好,但是却缺乏运输工具,只能徒步行军......淞沪会战结束后,由于南京的快速沦陷,60军赴武汉待命。
到达武汉后,蒋介石看到这支精良的部队非常兴奋,特令60军沿着汉口繁华市区绕行一周,以向当地民众和外国使节展示中国尚有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尚未投入前线,以鼓舞民心士气。
同时蒋介石下令将60军改为特种军,配备了20多辆汽车。
另外还拨给了60军支德国造驳壳枪、支左轮手枪以及10万多发子弹。
在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
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战略重点,希望可以占领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获得战略物质,同时切断美、英等国援华国际通道。
而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
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决定编组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
中国远征军进抵云南时,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李光钿参加了远征军被编入:远征军第71军28师83团。
经过短暂的训练后,李光钿就开赴前线。
在战场上,李光钿心中只有怒火,看着身边战友一个个牺牲,李光钿没有丝毫畏惧。
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李光钿多次立功。
年6月4日,松山战役打响。
在战斗中,83团和82团是主攻部队,6月5日,远征军82团率先进入阴登山阵地,战斗打响后,异常惨烈,经过激烈战斗,冲击山顶的82团3营仅有一个排的人生还。
而日军还在顽强的抵抗,随后,李光钿所在的83团,接到了进攻阴登山主峰的命令。
李光钿和战友冒着日军的炮火向山顶冲锋,身边战友一个个的倒下,李光钿心中没有任何恐惧。
冲到山顶和日寇展开肉搏,战友们浑身都是鲜血,战斗异常惨烈,几十名日寇倒在了李光钿和战友们的刺刀下......李光钿回忆道:“松山战役相当恶劣,收复阴登山战斗中,我们一个连一百四五十人,到战斗结束后,就剩七八个人了......”在这场战役中,李光钿身负重任,在龙医院接受治疗。
惨烈的战场,让李光钿心有余悸,出院后,李光钿找了个机会脱离部队,在云南腾冲替人打零工谋。
抗日战争胜利后,本以为和平要到来了,内战的爆发,李光钿远走异乡,定居在缅甸。
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让李光钿激动无比,可就在他满怀欣喜的想要回国时,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由于他没有中国国籍,因此无法回国。
而且在那个年代当中,“远征军”在缅甸人眼中一直是个敏感词汇,因为在缅甸人的眼中,“远征军”也是一支侵略的队伍,因此李光钿不得不掩盖自己军人的身份。
时间过了太久,也无人可以去证明他军人的身份,因此他“远征军”的身份,成了一个永远的秘密。
在异国他乡,李光钿遇到了一位因战乱逃到当地的云南女子杨增芬,共同的经历让两人心心相惜,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两人就在缅甸结婚了,育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由于不懂缅甸语,还是外国人,除了在战场上打炮,李光钿没有什么手艺。
拉板车、下苦力修路,凭借着中国人的勤劳和忍耐,李光钿在密支那谋得了一条活路,虽身在缅甸,但是李光钿的心却始终属于祖国,虽然非常贫穷,他将一一三女全部送入华人学校,说中文,写汉字,教他们“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
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李光钿一直没入缅甸籍,尽管这给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高昂的居住税、邻里的排挤、当地政府的歧视。
但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在缅甸“做客”,终究是要“回家”的。
而缅甸当局经常询问李光钿要如何界定他的身份时,李光钿挥手告诉他们:“我们在缅甸是客人,我们迟早是要回到我们的祖国的,如果我死在了缅甸,我也会让后代把我的骨灰埋在中国的。
”面对老人这样的回答,当局用高额的居住税和不间断的麻烦骚扰老人一家。
据李光钿儿子李玉明回忆道:上个世纪90年代,是缅甸最困难的时期。
他们一家只能在伊诺瓦底江北岸迁移。
然而,北岸政局动荡,民族地区武装分离主义,全家人藏身西藏岌岌可危。
年,在一个中国人的帮助下,李光钿秘密的回到了祖国,在母亲的坟前长泪不止,却因老伴患急性胃穿孔病逝而不得不在3天后返回缅甸。
这次短暂的回国,让李光钿对回到祖国充满了希望,与儿女促膝长谈时常常会说到:我要带着你们一起回家,一起回到祖国,你们都是中国人,身上流着中国的血。
”年,由于缅甸一些政策的宽松,李光钿在国内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带着儿子顺利回到老家,令他失望的是,他被告知:“由于他的四个孩子都是出生于缅甸,没办法认定入籍。
”李光钿不愿一人生活,只得住了一段时间后,无奈返回缅甸。
虽然这次回国让他失望,但是并没有动摇回到祖国的决心。
随着对政府对抗日老兵的重任和关怀,在年时,中国驻缅甸大使的干预下,李光钿终于不用再缴纳“居留费”。
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年,政府开展了寻回抗战老兵活动。
李光钿的事迹被政府有关部门了解,通过云南省政府,云南省慈善总会和云南省政协报的帮助,李光钿再次回到了祖国。
4月30日,这位抗击日军流落到异国他乡的游子在儿子的陪同下再次回到了宣威市洛水镇灰硐村老家。
这次回国,李光钿老人也深感自己时日不多,强烈要求落户家乡,拥有真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老人的愿望得到了宣威市政府的高度重任,经过认真核查,公安部门采取特事特办,在老人返乡期间为他抓紧办理落户手续。
这位流落缅甸六十余年之后重返家乡的故事,这位身在异乡、心向祖国的老英雄感动了许多与他素不相识的人。
宣威市公安部门采取特事特办,为老人办理了落户手续。
5月7日,落水派出所的户籍民警把簇新的户口簿交到李光钿老人的手中,同时还为他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这次回国让老人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和祖国对自己的关怀,同时也达成了老人毕生的心愿。
老人没有没有想到此次回国会了却毕生的心愿,在家乡高兴之余,他更想急切回到缅甸,告诉家人。
这次回到缅甸,李光钿老人特意到缅甸密支那远征军30师墓地进行祭拜。
老人用颤抖的手深深敬了一个军礼,激动的说道:各位老同志,各位老英雄,虽然我们替国家出了一点点力。
但是,国家人民都还没有忘记我们......年3月28日,老人在儿媳和孙子的陪伴下,李光钿从密支那入境并乘车抵达昆明。
回到故乡,这位抗战老兵受到了全城居民的热烈欢迎,老人笑着用地道的宣威口音向人们表示感谢。
在孙子搀扶下,李光钿跪在母亲坟前不停磕头,嘴里念叨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对李光钿老人而言,他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故国的人们终究没有忘记他。
这次回到家乡后,李光钿仔细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故乡在老人眼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曾经熟悉的看房子,他告诉儿子李玉明,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时候,学校后面有个鱼塘,宣威山上有个山洞。
他经常和他的朋友在那里玩。
曾有一批老兵和李光钿的人生轨迹相同。
但时光倒转,岁月匆匆,曾经庞大的远征军队伍接踵故去,李光钿成了“最后一位”。
如今,缅甸最后一位远征军老兵,走了……年8月15日凌晨3点,缅甸最后一位远征军宣威籍老兵李光钿与世长辞,享年岁。
但是老人是幸运的,他完成了一生最大的心愿——回到祖国。
8月17日,李光钿老人的追悼仪式将在缅甸密支那举行,老人的孙子李发霖,如今居住在昆明。
因其他原因,无法赴缅参加祭奠活动,只能在昆明默默地表示哀悼。
我们短短的一生,能有多少年呢?李光钿老人用了65年的时间只为完成一个心愿——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就像老人所说的那样:“我是中国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最大的心愿是带领我的孩子回到祖国。
”落叶归根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情怀,李光钿老人离世了,但是他完成了最后的心愿。
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抗日老兵,你们永远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国人也永远不曾忘记过你们!缅怀致敬所有长眠于异国他乡的远征军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