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村的白芨长得真好!”初冬时节,在宣威市落水镇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务工的脱贫户孙美兰指着长势喜人的白芨兴奋地说道。在宣威市落水镇,白芨种植承载着村民们致富的希望,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这也正是落水镇致力打造“白芨小镇”取得的成效。
白芨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干燥的茎块可以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还可以用于美白化妆品以及陶瓷、橡胶用品,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也很可观。
近年来,宣威市落水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提升土地利用率,着力打造蔬菜、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特色农业镇,持续做好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这里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很适合种白芨。”落水镇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杨光早告诉记者,基地种植的白芨都是按照订单种植的,销售基本不用愁。利润也很可观,平均一年一亩利润达1.5万元左右。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目前,该基地已种植白芨等中药材余亩。中药材的培育发展,让当地居民尝到了不少甜头,老百姓们不仅流转了撂荒的土地,而且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我们这里栽种的白芨等中药材,给我们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也带动我们的产业发展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灰硐村党总支书记高文韬表示。为提高产业附加值,投入沪滇资金用于基地厂房建设和中药饮片车间等的建设。“你们看,这些清洗机、烘干机、切片机等都是沪滇资金的投入。”杨光早介绍道,“这样就让我们的药材加工基本实现由初级切片向精深加工拓展延伸。”
宣威种植中药材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年来,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政策扶持措施,以鼓励支持土地规模有序流转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加大中药材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力度。在沪滇协作资金和项目的撬动下,强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的提高,着力构建基地支撑、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品牌促动、市场拉动的产业发展体系,切实推动传统种植中药材向现代化种植方向转变,宣威市中药材产业呈现量效齐增的良好势头。
来源:开屏新闻
上观号作者:上海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