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剑阁峥嵘而崔嵬,剑外忽传收蓟北谈古代 [复制链接]

1#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历史是一条不知何来,不问何往的长流,细水中都是儿女情长,惊涛里满是家仇国恨。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印记,每个社会背景下的人间,都像是一股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裹挟着如画江山走进更新的时代。不管首度统一全国的秦朝,名声远播的唐朝,还是文学登峰造极的宋朝,都给后人留下了说不完的佳话

1、以武治国的大秦

璀璨的中华文化,在秦朝时期渐渐汇聚。以法家为主导思想的帝国,始终信奉武力治国的方针。商鞅革除旧制,建立新的指导思想时,推出二十军功制,只要斩杀敌人,就有机会论功寻赏,土地、地位、金钱、仆人都能得到。

在当时,普通百姓平步青云的直接方式,是扛着兵器上战场,干掉敌人并将敌人首级献给上级。在这种特殊的激励下,大秦渐渐养出了虎狼之师,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片甲不留。六国之人难缨其锋,最终嬴政统一六国,号为始皇,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

2、以文载道的宋朝

与秦朝不同,宋朝是历史上少有的“抑武扬文”的朝代。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后迅速扩张先后吞并周边小国,统一全国,成就大宋江山。将军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兵权旁落他人的严重后果,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慢慢将兵权归拢到自己手中。

如此一来,军中将领有名无权,实际地位被牢牢压制,武人专政的弊端至此消失。与此同时,武制的削弱无形中成就了文治的地位。在后期的一系列中央改革中,文官被委以重任,诗词歌赋与四书五经因此成为当时的高频词。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量文人涌现,文化的暖流慢慢充盈在朝野上下,中华文化达到另一个高度。”以文治国“的思想成就了宋朝独特的文学时代。

3、繁荣的盛唐帝国

作为世界级历史强国,唐朝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它是马可波罗口中充满奇幻色彩的国度,是富饶的东方明珠,也是文化、军事、经济高度发达并震惊世界的巨擘。

底蕴深厚的唐朝,以开放的姿态,随时毫无保留的接受异国朝拜。同时唐朝的剑文化发展迅速,底蕴深厚,并作为当时盛极一时的时尚,成为后人赞叹的佳话。

一、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剑的起源

剑文化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冷兵器时代。最早的剑可以追溯到皇帝“轩辕”时代。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文章叫“黄帝本纪”,其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这把剑,就是大名鼎鼎的轩辕剑。

在当时,铸剑工艺比较粗糙,成功率低,只有诸侯跟顶级将军才有佩剑,其余兵卒均为长短戟。到了殷商王朝,剑主要呈柳叶形状,铜制,这时候的铸剑工艺远远高于黄帝时期,并开始出现了含光、承影、宵练等名剑。

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从王侯将相专属,到贩夫走卒的防身之物。这段时期比较有名的剑是越王勾践的佩剑。在目前发现的古剑中,越王剑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列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剑的身份转化

到了隋唐时期,剑的功能变得多样化,人们不再只把他作为战争兵器,更多的是装饰或表演工具。这段期间涌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关于剑的不乏少数。

有李白的“剑阁峥嵘而崔嵬”;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王维的“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剑由单一走向多元,从杀人凶器过度到可以此言志的寄托,不得不说剑的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水到渠成的融合到了唐人的日常生活中。

二、剑在历史中的地位与特点

1、诸侯武剑

在历史长河中,剑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从轩辕剑出世以来,这种兵器就与战争有关。不管是皇帝跟蚩尤的涿鹿之战、越王勾践跟吴王阖闾的吴越争霸,还是项羽跟刘邦的楚汉时代,都流传着名剑的故事。

自古英雄佩宝剑,每个时代的霸主,总会有一两把称心如意的好剑,而剑的地位,也如百兵之圣一样为人称颂。

2、圣人文剑

跟杀伐果敢的诸侯不同,文人的剑自带一种内在的修养。据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有一把佩剑,名为“紫薇”,名字取自天上的紫微星,象征至高、至真、至善。孔子的紫薇剑从不杀人,只是作为佩剑,陪伴孔子一生。甚至有人说紫薇剑无锋无形,倒像是一种神秘的象征。

不过从现存的诸多资料来看,孔子确实有佩剑,而且大部分时间配在腰间。我国历史文化几乎可以编写成一部儒家的发展史,受思想影响,唐朝文人墨客的佩剑之风也因此特别盛行。由于剑形直而光莹,可比文人的铮铮铁骨,浩然之气,有美好的寓意,所以文人喜欢拿剑自比,当然也就喜欢佩剑了。

3、道家法剑

对于道教来说,剑并不是杀伐之物,也不是配之把玩之物,而是代天行化,布令宣威的法器。道教源于道家一脉,创立于东汉,讲究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道家一边除魔卫道,一边追求归隐山野,修养自身精神世界的特点。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颇爱道教,早期归隐山林,寻仙求道,才造就了他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归根结底,道家法剑是剑文化中相对神秘的一支,也是我们了解道家的良好途径。

4、官员配剑

在朝堂之上的人对佩剑的要求极为苛刻。早在秦汉时期,剑的战争意义其实已经被削弱,转而成为一种有象征意义的配饰。以董仲舒的话说:剑在左,刀在右,剑在青龙象也。可见古人对佩剑的态度。

后来随着剑文化的不断延伸,佩剑也慢慢有了等级之分。《隋书》中记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品、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

5、平民凡剑

以上说的都是凡人之剑,而在我国历史中,帝王之剑,才是真正象征权利与地位的标志。我国的图腾是传说中的龙,而人们认为剑是由神龙幻化而成,所以天子剑被冠以神龙象征,天子剑落在谁手上,代表谁是受命于天治理万民的人选。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都会配天子剑。有诗为证:一朝让宝座,剑玉传无穷(李白)。由此可见,天子剑的地位跟玉玺一样重要,即使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的唐朝也一样。

三、剑文化对唐朝的影响

1、唐朝高度发达的舞剑潮流

剑文化的发展,对唐朝意义重大。经过几千年的衍化,唐人的剑早就普及,它不只是天子的传承之剑,也是公子王孙的把玩佩剑,还是李白这等游侠的随身凶器。另外研究李白生平可以看出,他对当时道家十分向往,剑作为道家法器,更增加了人们对剑文化的依赖。

唐朝人对剑的喜爱几近似痴迷,不但将剑引导各个既有领域中,还形成了独特的“剑舞文化”。

2、舞剑文化的由来

剑舞文化不是唐朝独创,而是由它发扬光大。《史记》中有一章叫《项羽本纪》。该章描写了几乎人尽皆知的历史故事“鸿门宴”。故事中项庄想借宴席杀刘邦,于是在席中假称舞剑助兴。虽然行动失败了,但舞剑这种娱乐方式被大家流传,一直到明朝,出现了大量舞剑的艺人。

这些舞剑的艺人每到出场表演的时候,都会穿上华丽的盛装,手中持剑,在打击感强烈的节奏中,将剑术与舞蹈融合在一起,以妙曼的身姿与冰冷的佩剑形成强烈对比。这时候鼓角齐鸣,笙瑟相和,即使不仗剑而行的贩夫走卒也会停下来欣赏表演。

3、名人眼中的舞剑艺术

舞剑对唐人的意义重大,几乎每个热闹的城市都有观看舞剑的场所,而小部分艺人甚至将舞剑升华成了一种艺术,其中以公孙大娘为最。当年草圣张旭,因为看了公孙大娘的舞剑,忽然顿悟书法精髓,触摸到了书法巅峰。

诗圣杜甫看过公孙大娘的舞剑,忍不住写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的诗句。唐明皇生日千秋节举行乐舞表演时,公孙大娘被请至宫中舞剑,后来郑嵎忍不住评价为“公孙剑技方神奇”。舞剑将兵器与娱乐、文化相结合,其实也是剑文化在唐朝的集中表现。一把剑,可以威震四方,血溅十步,也可以赏心悦目,光彩斐然。

总结:

随着文明不断推进,热武器取代了冷兵器,我们再也见不到古人仗剑走天涯的风范。好在有太多历史记载,在不知疲倦的诉说着那些如璀璨星辰一般耀眼的岁月。

唐朝是个伟大的王朝,它的尚剑潮流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一代代人的不断沉淀,将神话故事,历史变迁,个人喜好以及生存之道糅合在一起,不断以更新更积极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唐朝身后的文化底蕴。

唐朝跟它的剑文化如今已深埋在历史的沙尘中,当我们从张旭的草书,文人墨客的作品中,还是能看到剑的千万种令人赞叹的姿态。

参考文献:

《浅议法家学说对秦朝军事制度的影响》

《我国古代剑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剑在古代兵器中的至尊地位》

《小议剑的文化特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